我国成语文化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。成语“高远”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,它寓意着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。本文将从成语“高远”的内涵、历史渊源、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,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启示。
一、成语“高远”的内涵
1. 高远志向
“高远”一词,最早见于《诗经》中的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。这里的“高远”指的是远大的志向。在古代,人们认为只有拥有高远志向的人,才能成就一番伟业。正如古人所言:“志当存高远。”(出自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)
2. 高远境界
“高远”还表示崇高的境界。在文学作品中,高远境界常常被用来形容诗人、画家等艺术家的精神追求。如唐代诗人杜甫的《登高》中有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名句,表达了诗人追求高远境界的壮志豪情。
二、成语“高远”的历史渊源
1. 成语起源
“高远”作为成语,最早见于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夫高远者,志存高远;卑近者,志存卑近。”这里的“高远”指的是志向远大。成语“高远”由此而来。
2. 成语演变
随着历史的发展,成语“高远”的内涵逐渐丰富。从最初的“高远志向”到后来的“高远境界”,成语“高远”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。
三、成语“高远”的现实意义
1. 激励人们树立远大志向
在当今社会,竞争日益激烈,人们面临着诸多压力。成语“高远”提醒我们,要树立远大志向,不断追求卓越,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。
2. 培养高尚品质
“高远”所蕴含的崇高境界,要求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关注社会、关爱他人,培养高尚品质。
3. 指导人生道路
成语“高远”为我们指明了人生道路。只有拥有高远志向,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成语“高远”蕴含着丰富的内涵,它既是我国成语文化的瑰宝,也是激励人们奋发向前的精神动力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我们要深入学习成语“高远”的内涵,树立远大志向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