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音字,作为汉语词汇中的一大特色,因其不同的读音而具有不同的意义。其中,“端”字就是一个多音字,它既有“duān”的读音,又有“duǎn”的读音。本文将围绕“端”字的多音现象,探讨其在词汇中的千姿百态。

一、端(duān)字的词义

1. 正确的;正规的。例如:端正、端庄。

2. 物体的一头;一端。例如:两端、顶端。

3. 端详;细看。例如:端详一番。

4. 极点;极端。例如:端正的态度。

5. 尾巴;尖端。例如:端点、尖端。

6. 端午。我国传统节日,又称“重五”、“重午”。

7. 指事情的要点。例如:问题关键、重点。

二、端(duǎn)字的词义

1. 短;矮小。例如:短小精悍。

2. 淡薄。例如:味道短。

3. 原来没有。例如:短处。

4. 不好的;坏的。例如:短处、短命。

三、多音字“端”的组词实例

1. 端正(duān zhèng):正确的姿势、态度。

2. 端午(duān wǔ):我国传统节日,又称“重五”、“重午”。

3. 端点(duān diǎn):事物的一个点;极端。

4. 端午粽(duān wǔ zòng):端午节特有的食品。

5. 端午节(duān wǔ jié):我国传统节日,又称“重五”、“重午”。

6. 端午赛龙舟(duān wǔ sài liú zhōng):端午节期间的传统活动。

7. 端详(duǎn xiáng):仔细观察、研究。

8. 端午赛龙舟(duǎn wǔ sài liú zhōng):端午节期间的传统活动。

四、多音字“端”的应用场景

1. 在口语交流中,人们根据语境和感情色彩选择合适的读音。如:“他态度很端正”(强调态度好),与“他态度很端”(强调态度冷漠)在语境上有所不同。

2. 在书面表达中,作者根据词义和句意选择合适的读音。如:“这个问题的端点是……”中的“端点”,意为“事物的极端”。

3. 在文学作品中,作者运用多音字丰富语言,增加文采。如:唐代诗人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中的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中的“依”字,既可读作“yī”,又可读作“yì”,此处取“yī”,使诗句意境更美。

多音字“端”在词汇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。通过对“端”字多音现象的分析,我们可以发现,多音字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,还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、形象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要学会根据语境和感情色彩选择合适的读音,提高语言表达能力。多音字的学习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汉语的博大精深。